苹果云服务怎么开-老照片诉说不朽忠诚, 烈士之子讲述“余则成”原型的血色传奇
你的位置:苹果云服务怎么开 > 新闻动态 > 老照片诉说不朽忠诚, 烈士之子讲述“余则成”原型的血色传奇
老照片诉说不朽忠诚, 烈士之子讲述“余则成”原型的血色传奇
发布日期:2025-07-20 09:30    点击次数:103

泛黄的老照片静静诉说着永不褪色的忠诚。7月18日,东高地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的“忆峥嵘岁月·传承红色基因——老照片背后的故事”温情开讲。老兵们在老照片的光影里重温军旅记忆,在动人讲述中传承红色精神。烈士之子讲述刘光典的血色传奇,更是让在场观众动容。

“这张1973年的照片,是我参加实战实弹演习时拍的,当时硝烟弥漫,现在看还能想起那股紧张劲儿。”梅源社区的王誉指着PPT里的老照片,声音洪亮地讲起当年从军的经历。当提到“坦克机枪子弹打折电台天线、流弹擦着头部飞过”的生死瞬间时,现场一片寂静。“那年我17岁,从战场回来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,如今党龄51年,只要祖国需要,我仍‘有召必回’!”虽然解甲多年,但王誉身上军人的本色仍没变。

东高地北社区的赵元京同志分享了他见义勇为的小故事,平凡举动中透着军人本色。

西里社区的康建平同志带来了跨越五十余年的照片——从1970年参军入伍的青涩,到2023年收看专题报告会的专注,他还现场演奏小提琴曲《我爱你中国》,悠扬旋律里满是对家国的热爱。

“这是我唯一一张佩枪的照片,1972年在新兵连训练时拍的。”东里社区的周明武看着照片感慨道。他说,参军像进了大熔炉,把学生锻炼成党员,“一生有当兵的历史,是我最大的骄傲。”

最令人动容的,是中共隐蔽战线烈士刘光典的故事。

在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谍战剧《潜伏》中,余则成最后牺牲了吗?电视剧没有给出答案。然而真实的“余则成”其实已经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,他就是烈士刘光典。刘光典一生有怎样的传奇故事?烈士之子刘玉胜通过一组老照片,揭开了这段神秘的往事——

刘光典于1949年赴台执行隐蔽战线任务。几年后,传来刘光典叛变的消息。妻子在无尽的等待和无法辩白的痛苦中郁郁而终,年仅32岁。直到1988年,一名台湾籍共产党员返回大陆,带回了一份100多名在台牺牲人员的名单,其中赫然写着刘光典的名字。为什么会从叛徒到烈士?刘光典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?家人一直在寻找真相。2008年,孙子刘新宇在网上搜寻爷爷的信息,发现了一本名叫《一个匪谍逃亡的故事》的紫红色小册子,里面描述的竟然是刘光典的故事——刘光典1950年在战友的掩护下进入了台湾南部原始山林,整整四年掘地为穴,过着缺衣少食的艰苦生活。后来,他被一个叛徒出卖,在1954年2月13日被捕。之后,国民党特务机构精心设计了一个离间计。他们四处散布消息,说刘光典被抓,经过说服,同意脱离共产党归顺国民党,他们竟然挑出一个身高体型和刘光典相似的特务,让他冒名顶替到中共驻香港机构门前发表反共言论。1959年2月4日,刘光典被杀害,年仅37岁。经过将近20年的追寻,刘光典烈士牺牲的真相才终于大白于天下。2008年,刘光典被追授革命烈士称号。

“父亲从未离开,他的精神一直陪着我们。”刘玉胜的话语朴实却重千钧。

东高地街道负责人表示,老照片是历史的切片,故事是精神的延续。“这些退役军人与烈士的故事,让人们看到了信仰的力量、担当的重量。未来,东高地街道将继续挖掘红色资源,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。”



相关资讯